2.培育適齡壯苗 培育壯苗主要是控制徒長,促進花芽分化。番茄9月份育苗,外界氣溫白天較高,白天一定要降溫,以不超過25℃為宜,夜間以13℃為宜。苗期盡量增強光照,播種一定不要過密,建議采用直徑10cm的營養(yǎng)缽護根育苗。隨著幼苗增大,苗與苗之間的距離要拉大,嚴防葉片互相遮擋,培育壯苗。苗期水分管理不要過大,但又不要干旱,苗期盡量不灌水。番茄播種后約60天、幼苗6-7片葉,現(xiàn)大蕾時即可定植。
3.定植前的準備 冬春茬栽培番茄的定植期正值嚴冬季節(jié),為了提高日光溫室的溫度,前茬作物應盡可能提前拉秧,清潔田園,修補薄膜,并對溫室土壤進行化學**,以減少病菌。與此同時,還要增施優(yōu)質腐熟農家肥,深耕細翻,使糞土充分摻勻,整地起壟前每畝再條施30-50kg復合肥。整地做壟時可作成寬窄行,盡可能加大壟與壟之間的距離,按壟距110-120cm作壟,壟高15-20cm,壟面要平整。密閉溫室,以提高溫室內空間和土壤溫度,保證幼苗定植后有較高的成活率。
4.合理密植 冬春茬番茄幼苗健壯與否,對番茄的產量關系極大,在定植前要進行嚴格選苗,盡可能選擇生長健壯、整齊的幼苗,淘汰弱苗、劣苗,畝栽3000株左右為宜。長勢強的品種定植密度在2500株左右。
5.溫度管理 番茄幼苗定植后應繼續(xù)密閉溫室5-6天,創(chuàng)造高溫、高濕的環(huán)境條件,加速緩苗。緩苗后選晴天的中午放風降溫、降濕,保持溫室內**氣溫不超過30℃為宜,**控制在25-28℃,夜間的氣溫前半夜應維持在14-16℃,后半夜可降低至8-12℃。冬春季節(jié)陰天、雪天、寒流等**天氣較多,應提早做好防寒保溫工作,要盡量少通風,如濕度太大,可在中午溫度高時短時放風。到2月底后天氣轉暖,通風口可適當加大,3月份以后可按春早熟栽培進行溫度控制。
6.光照調節(jié) 冬春季節(jié)外界光照時間短、強度弱,應通過改進栽培技術措施,使番茄植株盡可能多地接受外界自然光照的時間和強度。前茬蔬菜作物拉秧后,及時更換塑料薄膜,**使用透光率高的無滴薄膜,并在薄膜上掛除塵布條,保持棚膜潔凈,增加外界自然光的透光量。早揭晚蓋覆蓋物,陰天散射光線也能增加棚內光照和溫度,所以,陰雪天也要及時揭蓋,每天揭開時間不能少于4小時。**穗果采摘之前,還要及早打去其下部的老葉、黃葉、病葉,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。此外,還可以在溫室的北側架設反光幕,對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有明顯效果。
7.水肥管理 為避免降低地溫和濕度過大,越冬茬番茄2月份以前很少澆水,特別是**穗果實坐住前一般不澆水,確實干旱也只能澆小水。2月底以后可逐步加大澆水量,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狀態(tài)即可。番茄深冬期水肥管理很重要,一定要小心謹慎,澆水應安排在晴天上午進行,澆水后**能有幾個連續(xù)的晴天。因為上午棚內溫度高,地溫容易恢復,而且有充分的排濕時間。一般不宜選擇在下午澆水,以免地溫下降明顯、棚內濕度過大而引起病害發(fā)生。
如果底肥施足,特別是在施基肥時又兼施了速效化學肥料的棚,一般2月份以前不需追肥。**穗果實開始采收后,天氣逐漸轉暖時畝追氮磷鉀復合肥30kg。不覆地膜者可在株外側15cm處開小溝,將肥料溶于水中,進行局部小水沖施;覆蓋地膜者如有滴灌設備,可將肥料溶于滴灌水中滴施;如無滴灌設備,可將肥料溶于水中小水澆溝,浸施于小高畦內。冬季井水暖,短距離可直接灌澆,長距離澆水應在棚內先預熱2-3天后再澆水。番茄生長到后期即4、5月份,因天氣轉變暖,可再追肥1-2次,一般隨水沖施即可,同時增加葉面肥施用次數。